新闻中心
News

第四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量:76

12月8日第四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在南京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担任大会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先进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中国商飞-南航大飞机研究院联合承办,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大会得到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晓明,南京市六合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孔毅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干部张宏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胡长明,通用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春时,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福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潘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3所副总工程师赵云峰,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陆璐,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材料工业处处长高翔,我校副校长徐正扬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国际创新港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杰主持。


吴光辉院士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向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向着深空探测、高超音速飞行等方向不断迈进,先进制造领域也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深度转型,这些重点领域对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提出了更为严苛、复杂的重大需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些需求,深入研讨新一代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智能成形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对策,更好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希望此次能够乘南京创新之东风,汇聚国际一流创新成果、集萃国际一流创新人才、整合国际一流创新资源,在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领域形成中国方案、凝聚中国智慧、展现中国行动,努力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张宏强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祝贺第四届复合材料技术与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的召开,并感谢长期以来支持复材装备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他表示,我国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产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产业基础薄弱,应用生态建设滞后等挑战,需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优质企业发展,推动产品升级,加速应用推广,以实现全链条突围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国产复材装备从能用到耐用再到好用的转变。


孔毅远代表六合区委区政府向本次活动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六合区作为南京新的产业增长极、宜居新空间、生态后花园,致力于创新驱动、产业强区和特色发展,着力抓好提升产业能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协调发展4件大事。他指出,六合区与南航共建南航国际创新港是在产学研方面全方位、战略性深层次的合作,校地正逐步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以科技资源黏合产业资源,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创新。六合区将坚定不移深化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建设,秉承“将心比心、说话算话”的工作理念,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打造科教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示范、新样板。


徐正扬代表学校向来自海内外的各位院士专家和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南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始终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复合材料和智能装备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携手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大会现场

特别邀请了多位领导、专家作大会报告

一起来看看吧

卢载贵针从碳纤维的产业链系统内涵切入,根据江苏省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江苏省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展开研究。


胡长明从数字化转型、多专业协同研发和智能车间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复杂电子装备智能制造的发展成果。


潘新结合高端航空装备复材构件智能加工技术现状,致力于解决未来整个复材在飞机装配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赵云峰介绍了航天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的特性、应用技术探索进展,并分析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


赵学莹受云庆文的委托作了特邀大会报告。她从直升机对先进复合材料的需求入手,介绍了复合材料用于机体结构和内部构件的典型案例,并表示未来要在产能、装配、增材制造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


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大会举行了第四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平行分论坛,分别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复合材料设计与智能制造论坛、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

在第四届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会议平行分论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上,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部长徐伟伟、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院院长陈利、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祖磊、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任杨晓东、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副主任设计师王晓飞、浙江大学研究员曲巍崴、湖南大学教授李茂君、东华大学教授朱姝等9名专家,分别围绕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高性能化研究、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挑战与思考、复合材料增强体数字化编织技术、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复合材料自动化成型与制造技术发展、陶瓷—树脂梯度密度复合材料制备与热防护研究、复合材料铺放规划关键算法,国产软件及工程应用、运载装备复合材料高效低损伤加工技术及损伤识别方法、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低成本高效制造技术等主题,共同研讨了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关键需求与研究成果。


在复合材料设计与智能制造论坛上,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超、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副校长李营、山东大学教授全东、吉林大学教授王贵宾、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副院长张超、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吴震宇、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蔡浩鹏等7位专家,分别围绕多尺度增强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其骨修复应用、装备结构多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空间、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模压注塑一体化成型、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界面强化策略及机制研究、航空发动机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抗冲击设计技术及应用、编织增强体微结构及其复材构件力学性能调控、大厚径比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及成型工艺控制等主题,共同研讨了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需求与研究进展。


在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总工艺师唐晔、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段玉岗、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杨继全、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田小永、四川大学教授王孝军、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熹平、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主任卓鹏等8位专家,分别围绕多材料一体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量化一体结构3D打印、高性能复合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镁合金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多功能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创新设计与增材制造、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纤维增强构件低成本3D打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应用、热塑性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材制造技术等主题,共同研讨了复合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的核心需求与研究进展。


与会期间,相关参会代表还参观调研了南航国际创新港。